close
兩伊戰爭殘酷戰術:伊朗上萬少年用身體排地雷
1980年,一心想當“中東霸主”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借宿敵伊朗陷入內亂之機“渾水摸魚”,奪取有爭議的阿拉伯河控制權,繼而稱雄波斯灣。他所選擇的開戰方式是閃電戰,希望效仿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方式,“用30天閃電戰贏得戰爭”。然而,命運沒有垂青這個狂妄之徒。
1980年10月,伊拉克軍隊指揮官在兩伊戰爭前線勘察地形
戰役背景
傳統上,伊拉克並非伊朗的對手,例如伊朗的面積和人口均三倍於伊拉克,加之伊朗國王巴列維親美,獲得美國的全方位軍事援助,因此薩達姆在1979年之前,並沒有入侵伊朗的想法。
然而,這一切隨著1979年伊朗國內爆發伊斯蘭革命而改變。這場革命導致巴列維出逃,新掌權的霍梅尼另行組建革命衛隊,並視舊王國軍隊為“反動餘孽”,伊朗軍隊在7個月內損失1.2萬名軍官,大批軍人退役。至1980年開戰前夕,伊朗軍隊(不含革命衛隊)兵力從28.5萬人銳減至15萬人,許多步兵師的人數不及伊拉克的一個旅。反觀積極備戰的伊拉克,軍隊人數上升到20萬人,12個旅秘密擴編為師。
此外,薩達姆還積極籠絡害怕伊朗“輸出革命”的海灣阿拉伯國傢,在這些國傢支援下,伊拉克軍隊列裝瞭2750輛坦克、2500輛裝甲車、920門火炮、240架戰機。而伊朗盡管擁有巴列維時代遺留的447架軍用飛機(包括77架美制F-14戰機)、1735輛坦克、3140輛裝甲車、1000餘門大炮,但完好率都不超過40%,這顯然令薩達姆增添瞭信心。
戰役經過
1980年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借口“伊朗炮擊阿拉伯河上懸掛伊拉克國旗的船隻”,出動戰機轟炸伊朗15座城市和多座空軍基地。薩達姆還囑咐空軍指揮官,要用“霹靂手段”將伊朗空軍癱瘓在地面上。伊拉克共出動兩波機群,一波至少192架,另一波後級換電容至少60架。然而,由於缺乏目標情報,且錯誤地把伊朗機場跑道作為首要攻擊目標,導致伊拉克戰機在攻擊伊朗飛機和機庫時卻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
據統計,伊朗機群並未損失多少,隻有一架停在德黑蘭邁赫拉巴德機場的F-4E“鬼怪”戰鬥機被擊毀。當然,伊拉克空軍的突襲也不是完全沒有效果,除瞭機場跑道短暫癱瘓外,伊朗庫存的航空燃料也損失慘重,不得不花費寶貴外匯從蘇聯、南斯拉夫和汽車音響改電容敘利亞購買燃料。
三路突擊 戰果寥寥
薩達姆的戰略目標沒能實現,但地面進攻仍按時打響。23日,伊拉克軍隊跨過邊境線,分三路向伊朗縱深推進,其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個步兵師,目標是直取伊朗產油區胡澤斯坦省,以便將阿拉伯河與伊朗內陸隔開,並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緩沖區”。為瞭達成戰略目標,伊拉克還出動1個裝甲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向南進攻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試圖迷惑伊朗。
伊拉克軍隊的進攻起初未遭到伊朗方面的有效抵抗,因為後者根本沒有準備。例如伊拉克進攻重鎮席林堡時,當地伊朗守軍隻有一個不滿員的師。正因為指揮失靈,伊朗在戰爭之初無法組織起有效防禦。戰至10月中旬,伊拉克軍隊已深入伊朗國境40千米至80千米,奪取瞭席林堡、霍拉姆沙赫爾等重要城市。不過,薩達姆所期待的伊朗軍隊崩潰的局面卻始終沒有出現。
海空反擊 初見成效
10月24日,占領胡澤斯坦省一半土地的伊拉克決定停止進攻,轉而鞏固既有陣地,並釋放出媾和信號。然而,正是這一保守決定給瞭伊朗重整旗鼓的機會,而且外敵入侵反而幫助霍梅尼凝聚人心,夯實瞭本不穩固的統治基礎。
或許是意識到瞭自己的戰略失誤,薩達姆開始組織軍隊向伊朗二線陣地迪茲富勒和阿瓦士重新發起進攻,但為時已晚,他們遭到伊朗軍隊的頑強抵抗。到瞭11月,隨著冬季到來,伊拉克軍隊在伊朗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薩達姆不得不支付遠高出預期的代價,來維持這場即將耗盡伊拉克國力的戰爭。
由於戰區經常大雨滂沱,後勤補給困難,從1980年11月到19汽車音響後級系統規劃81年5月,戰事陷入“冷平衡”狀態。在此期間,伊朗利用先進的美制戰鬥機和海軍艦艇讓伊拉克吃瞭不少苦頭。例如:1980年11月28日下午,伊朗出動戰鬥機,對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展開空襲。次日夜間,伊朗海軍派出6艘艦艇,護送一支突擊隊成功奇襲阿拉伯河入海口的巴卡爾和奧馬耶石油鉆井平臺(它們還是伊拉克的早期預警雷達站)。
總體而言,“冷平衡”階段裡,伊拉克企圖在伊朗占領區內建成戰略公路,以保持對占領軍的物資補給。而伊朗方面則利用海空優勢搶奪戰場主動權,同時加快國內調整的步伐,召回被迫退役的官兵,重啟軍事院校的培訓課程,為反攻積蓄力量。
“人海”戰術 反攻奏效
1981年5月,伊朗開始收復胡澤斯坦省淪陷區,重點是解救遭圍困半年多的石油輸出港阿巴丹。
雖然薩達姆對伊朗的反攻早有預料,但仍被打得狼狽不堪。激戰3天,伊朗2個步兵師和1個革命衛隊旅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成功將圍攻阿巴丹的伊拉克軍隊趕過卡倫河。阿巴丹慘敗使伊拉克人極為沮喪,失敗情緒蔓延導致伊拉克軍隊出現嚴重的逃兵現象。
另一方面,伊朗又於11月29日至12月7日投入7個革命衛隊旅和7個正規軍旅,發起代號“耶路撒冷之路”的攻勢,成功擊潰伊拉克2個師1個旅,奪回胡澤斯坦的重要城市博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在博斯坦首次嘗試瞭“人海”戰術。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10時,伊拉克士兵正躺在博斯坦陣地外曬太陽,突然炮彈如雨落下,伊拉克士兵連滾帶爬地躲入戰壕。等到炮火延伸射擊後,他們透過逐漸消散的硝煙看到,上萬名革命衛隊少年高喊口號,一排排地用身體引爆地雷,為坦克進攻掃清道路,接著大批革命衛隊穿過雷區,迅速突破伊拉克人的防線,攻克瞭伊拉克經營近一年的堡壘。
戰至1982年5月,伊朗境內的伊拉克軍隊基本被肅清,戰爭又回到兩伊傳統邊界上。
戰役總結
懾於伊朗軍隊的猛烈反擊,原本就信心不足的薩達姆開始尋求媾和。1982年6月,薩達姆通過非公開途徑表示願意降低停戰條件,表示隻要伊朗願意簽訂停戰協議,就同意無條件撤軍。可是伊朗並不領情,反而以一系列猛烈的攻勢作為回應。直到1982年9月,伊朗軍隊才逐漸轉入防禦態勢,兩伊戰爭的第一階段作戰至此宣告結束。
在這一階段的作戰中,伊拉克軍隊沒能利用“閃電戰”有效癱瘓伊朗軍民的抵抗意志,反倒使自己陷入持久戰的泥潭。據報道,僅在1980年9月至1981年11月,伊拉克軍隊就損失瞭8.5萬名官兵(被伊朗俘虜的官兵就達3.5萬人),損失坦克裝甲車輛400餘輛,伊拉克空軍也隻剩下120多架戰機。至於伊朗,盡管人員損失高達13萬,但因為收復國土,且兵臨伊拉克國門,軍隊反而充滿戰鬥熱情,霍梅尼甚至提出瞭“推翻薩達姆”的口號。
然而伊朗終究國力有限,加之霍梅尼堅持輸出“宗教革命”的路線,使美國、蘇聯乃至海灣阿拉伯國傢都不希望伊朗徹底打敗伊拉克。因此,當伊朗決心把戰爭繼續下去時,它實際面對的是極為孤立的局面,幾乎沒有其他國傢願意向伊朗提供軍事物資,而薩達姆卻能依賴外國援助“輸血”,結果本該在1982年結束的兩伊戰爭拖延到1988年,伊朗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畢曉普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1980年,一心想當“中東霸主”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借宿敵伊朗陷入內亂之機“渾水摸魚”,奪取有爭議的阿拉伯河控制權,繼而稱雄波斯灣。他所選擇的開戰方式是閃電戰,希望效仿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方式,“用30天閃電戰贏得戰爭”。然而,命運沒有垂青這個狂妄之徒。
1980年10月,伊拉克軍隊指揮官在兩伊戰爭前線勘察地形
戰役背景
傳統上,伊拉克並非伊朗的對手,例如伊朗的面積和人口均三倍於伊拉克,加之伊朗國王巴列維親美,獲得美國的全方位軍事援助,因此薩達姆在1979年之前,並沒有入侵伊朗的想法。
然而,這一切隨著1979年伊朗國內爆發伊斯蘭革命而改變。這場革命導致巴列維出逃,新掌權的霍梅尼另行組建革命衛隊,並視舊王國軍隊為“反動餘孽”,伊朗軍隊在7個月內損失1.2萬名軍官,大批軍人退役。至1980年開戰前夕,伊朗軍隊(不含革命衛隊)兵力從28.5萬人銳減至15萬人,許多步兵師的人數不及伊拉克的一個旅。反觀積極備戰的伊拉克,軍隊人數上升到20萬人,12個旅秘密擴編為師。
此外,薩達姆還積極籠絡害怕伊朗“輸出革命”的海灣阿拉伯國傢,在這些國傢支援下,伊拉克軍隊列裝瞭2750輛坦克、2500輛裝甲車、920門火炮、240架戰機。而伊朗盡管擁有巴列維時代遺留的447架軍用飛機(包括77架美制F-14戰機)、1735輛坦克、3140輛裝甲車、1000餘門大炮,但完好率都不超過40%,這顯然令薩達姆增添瞭信心。
戰役經過
1980年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借口“伊朗炮擊阿拉伯河上懸掛伊拉克國旗的船隻”,出動戰機轟炸伊朗15座城市和多座空軍基地。薩達姆還囑咐空軍指揮官,要用“霹靂手段”將伊朗空軍癱瘓在地面上。伊拉克共出動兩波機群,一波至少192架,另一波後級換電容至少60架。然而,由於缺乏目標情報,且錯誤地把伊朗機場跑道作為首要攻擊目標,導致伊拉克戰機在攻擊伊朗飛機和機庫時卻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
據統計,伊朗機群並未損失多少,隻有一架停在德黑蘭邁赫拉巴德機場的F-4E“鬼怪”戰鬥機被擊毀。當然,伊拉克空軍的突襲也不是完全沒有效果,除瞭機場跑道短暫癱瘓外,伊朗庫存的航空燃料也損失慘重,不得不花費寶貴外匯從蘇聯、南斯拉夫和汽車音響改電容敘利亞購買燃料。
三路突擊 戰果寥寥
薩達姆的戰略目標沒能實現,但地面進攻仍按時打響。23日,伊拉克軍隊跨過邊境線,分三路向伊朗縱深推進,其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個步兵師,目標是直取伊朗產油區胡澤斯坦省,以便將阿拉伯河與伊朗內陸隔開,並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緩沖區”。為瞭達成戰略目標,伊拉克還出動1個裝甲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師向南進攻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試圖迷惑伊朗。
伊拉克軍隊的進攻起初未遭到伊朗方面的有效抵抗,因為後者根本沒有準備。例如伊拉克進攻重鎮席林堡時,當地伊朗守軍隻有一個不滿員的師。正因為指揮失靈,伊朗在戰爭之初無法組織起有效防禦。戰至10月中旬,伊拉克軍隊已深入伊朗國境40千米至80千米,奪取瞭席林堡、霍拉姆沙赫爾等重要城市。不過,薩達姆所期待的伊朗軍隊崩潰的局面卻始終沒有出現。
海空反擊 初見成效
10月24日,占領胡澤斯坦省一半土地的伊拉克決定停止進攻,轉而鞏固既有陣地,並釋放出媾和信號。然而,正是這一保守決定給瞭伊朗重整旗鼓的機會,而且外敵入侵反而幫助霍梅尼凝聚人心,夯實瞭本不穩固的統治基礎。
或許是意識到瞭自己的戰略失誤,薩達姆開始組織軍隊向伊朗二線陣地迪茲富勒和阿瓦士重新發起進攻,但為時已晚,他們遭到伊朗軍隊的頑強抵抗。到瞭11月,隨著冬季到來,伊拉克軍隊在伊朗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薩達姆不得不支付遠高出預期的代價,來維持這場即將耗盡伊拉克國力的戰爭。
由於戰區經常大雨滂沱,後勤補給困難,從1980年11月到19汽車音響後級系統規劃81年5月,戰事陷入“冷平衡”狀態。在此期間,伊朗利用先進的美制戰鬥機和海軍艦艇讓伊拉克吃瞭不少苦頭。例如:1980年11月28日下午,伊朗出動戰鬥機,對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展開空襲。次日夜間,伊朗海軍派出6艘艦艇,護送一支突擊隊成功奇襲阿拉伯河入海口的巴卡爾和奧馬耶石油鉆井平臺(它們還是伊拉克的早期預警雷達站)。
總體而言,“冷平衡”階段裡,伊拉克企圖在伊朗占領區內建成戰略公路,以保持對占領軍的物資補給。而伊朗方面則利用海空優勢搶奪戰場主動權,同時加快國內調整的步伐,召回被迫退役的官兵,重啟軍事院校的培訓課程,為反攻積蓄力量。
“人海”戰術 反攻奏效
1981年5月,伊朗開始收復胡澤斯坦省淪陷區,重點是解救遭圍困半年多的石油輸出港阿巴丹。
雖然薩達姆對伊朗的反攻早有預料,但仍被打得狼狽不堪。激戰3天,伊朗2個步兵師和1個革命衛隊旅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成功將圍攻阿巴丹的伊拉克軍隊趕過卡倫河。阿巴丹慘敗使伊拉克人極為沮喪,失敗情緒蔓延導致伊拉克軍隊出現嚴重的逃兵現象。
另一方面,伊朗又於11月29日至12月7日投入7個革命衛隊旅和7個正規軍旅,發起代號“耶路撒冷之路”的攻勢,成功擊潰伊拉克2個師1個旅,奪回胡澤斯坦的重要城市博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在博斯坦首次嘗試瞭“人海”戰術。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10時,伊拉克士兵正躺在博斯坦陣地外曬太陽,突然炮彈如雨落下,伊拉克士兵連滾帶爬地躲入戰壕。等到炮火延伸射擊後,他們透過逐漸消散的硝煙看到,上萬名革命衛隊少年高喊口號,一排排地用身體引爆地雷,為坦克進攻掃清道路,接著大批革命衛隊穿過雷區,迅速突破伊拉克人的防線,攻克瞭伊拉克經營近一年的堡壘。
戰至1982年5月,伊朗境內的伊拉克軍隊基本被肅清,戰爭又回到兩伊傳統邊界上。
戰役總結
懾於伊朗軍隊的猛烈反擊,原本就信心不足的薩達姆開始尋求媾和。1982年6月,薩達姆通過非公開途徑表示願意降低停戰條件,表示隻要伊朗願意簽訂停戰協議,就同意無條件撤軍。可是伊朗並不領情,反而以一系列猛烈的攻勢作為回應。直到1982年9月,伊朗軍隊才逐漸轉入防禦態勢,兩伊戰爭的第一階段作戰至此宣告結束。
在這一階段的作戰中,伊拉克軍隊沒能利用“閃電戰”有效癱瘓伊朗軍民的抵抗意志,反倒使自己陷入持久戰的泥潭。據報道,僅在1980年9月至1981年11月,伊拉克軍隊就損失瞭8.5萬名官兵(被伊朗俘虜的官兵就達3.5萬人),損失坦克裝甲車輛400餘輛,伊拉克空軍也隻剩下120多架戰機。至於伊朗,盡管人員損失高達13萬,但因為收復國土,且兵臨伊拉克國門,軍隊反而充滿戰鬥熱情,霍梅尼甚至提出瞭“推翻薩達姆”的口號。
然而伊朗終究國力有限,加之霍梅尼堅持輸出“宗教革命”的路線,使美國、蘇聯乃至海灣阿拉伯國傢都不希望伊朗徹底打敗伊拉克。因此,當伊朗決心把戰爭繼續下去時,它實際面對的是極為孤立的局面,幾乎沒有其他國傢願意向伊朗提供軍事物資,而薩達姆卻能依賴外國援助“輸血”,結果本該在1982年結束的兩伊戰爭拖延到1988年,伊朗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畢曉普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